“10年獻血100次, 24年獻血184次”時
總有獻血者給我們留言
提出疑惑
不是說一年只能獻兩次嗎
怎么算都不是這個數啊
這難道就是大家說的黑幕
@布朗倪:這次數不科學呀
@健康是福:一年只有兩次,怎么能獻那么多?
@藍色衛士:我也是08年第一次獻血,每年兩次,怎么我才20次??無語了
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
這個“數”有沒有科學依據呢
小編答疑解惑時間到
帶著你走進科學,走進真相
了解“獻血次數”的那些事~
首 先
絕大部分人的觀念里的“無償獻血”
捐獻其實都是“全血”
也就是以下這種“紅色”的血液
“全血”
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
血細胞和血漿
一年內只能獻兩次
(嚴肅地說:兩次間隔期不少于6個月)
一次最多獻200~400ml
但 是
還有一種獻血方式
卻鮮為人知,江湖人稱“機采成分血”
那什么是“機采成分血”呢?
捐獻機采成分血是
健康的獻血者通過血細胞分離機
捐獻血液中某一成分的獻血行為
捐獻的成分可以是血小板、
粒細胞或外周血干細胞等
目前國內普遍是捐獻機采血小板
“機采血小板”
獻血間隔期不少于2周,一年不超過24次。
因特殊配型的需要,由醫生批準,最短間隔期不少于1周
一次最多捐獻1~2個治療量
看到這你是不是發現了些什么?
那現在回歸到開頭
小編給你做個總結:
如果每年捐獻“機采血小板”,并且都捐獻滿24次的話:
24/年 x 10年=240次
24/年 x 24年=576次
所以10年獻血100次、
24年獻血184次都是科學的哦!
溫馨Tips~
捐獻機采血小板后要獻全血
要等待不少于4個星期,同時要距離上次捐獻全血半年以上